繼黃多多之后,王詩齡也被罵了。
(相關資料圖)
兒童節那天,李湘曬出一段為女兒慶祝的視頻。
畫面中,王詩齡正坐在一家奢侈品店享受vip的高端服務。
眼尖的網友,很快扒出她當天的穿著。
滿身名牌,戴的是parada的帽子,背的是香奈兒的包包。
算下來,至少是幾萬。
一時間,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質疑:
“才13歲,整天就知道炫富,李湘怎么養的女兒!”
“穿戴花這么多錢太奢侈了吧,小心把孩子養廢?!?/p>
炫富,成了李湘一家繞不開的標簽,惡意也貫穿著王詩齡的成長。
為此,李湘曾霸氣回應:
“王詩齡的衣服有些確實很貴,但她媽媽有這個能力啊?!?/p>
以她的經濟實力,這些不過是正常消費水平。
在媽媽豪擲千金的教育方式下,王詩齡也并沒有如大家想的那樣被寵壞。
相反,她能力出眾,學習優秀,為人處事也情商極高。
前陣子,李湘還在微博上曬出了王詩齡在博奈頓女校的獎學金證書。
獎金高達67萬元人民幣。
拋開“土豪”的濾鏡,就會發現,李湘對女兒的教育遠不止砸錢這么簡單。
王詩齡曾留下一句經典語錄:我不是大明星,我是小公主。
她有公主命,卻沒有公主病。
當年看《爸爸去哪兒》這檔綜藝,我就被她徹底圈粉。
年齡最小,卻乖巧懂事,體貼爸爸,關心其他小朋友,嘴甜情商高。
住在破房子,絲毫不矯情,不挑不揀,適應能力極強。
尤其是那句“爺爺,你在家里好好的啊”,曾打動屏幕外的無數人。
只有在充沛的愛中長大的孩子,才不會吝嗇對這個世界傳遞愛。
作家韓松落就說過:
李湘的女兒就是她的小鏡子,從她女兒身上,我覺得李湘留給家庭的時間和情感比想象中要多很多,這很難得。
的確如此。
外人看到的是李湘物質上的大量投入,實則陪伴也從不缺席。
王詩齡出生后,剛開始也是交給保姆帶。
直到有一天,李湘發現女兒只要保姆,與自己關系很疏遠。
她才意識到,賺再多錢都沒有陪伴重要。
之后,她不惜放棄很多工作機會,把更多時間留給孩子和家庭。
她在一次采訪中說:
“我很愛她,不愿意錯過任何跟她在一起的時間?!?/p>
去年王詩齡考入英國頂尖女校,李湘也陪伴左右,放下工作陪讀。
愛的投入,遠比金錢來得更有效。
我見過不少富有的家庭,只有錢沒有愛,養出的孩子從不知感恩。
王詩齡則很暖心。
即便媽媽很少做飯,她也夸贊媽媽做的飯是最好吃的。
有時候看到爸爸媽媽太過辛苦,還會早早起來,為他們準備早餐。
在王詩齡身上,你能感受到:
真正的富養,從來不是物質上的堆砌,而是給孩子愛的滋養。
這種愛,不是假借于人,而是父母切身的陪伴。
童年時得到的愛,不僅會溫暖孩子當前的歲月,還會照耀他們的未來。
英國文學家培爾辛說:
“除了人格以外,人生最大的損失,莫過于失掉自信心?!?/font>
王詩齡身上,有著難得的自洽。
前段時間,她在網上曬了一組自己游玩的照片,純素顏無P圖。
她大大方方展示自己的小麥膚色,陽光自信。
這種自我接納,也離不開媽媽李湘的引導。
身為星二代,一直以來王詩齡的身材、容貌都受到外界審視。
小時候肉嘟嘟的她,被嘲穿什么都像個土包子。
在一檔節目里,更有小孩直接問:
你媽媽到底給你吃什么了?你怎么那么胖?
年齡尚小的王詩齡,忍不住在臺上哭了。
這時,李湘接過話筒表示:
王詩齡是有一點點胖,但是因為她年紀小,她現在屬于小寶寶,她叫嬰兒肥,未來的路還很長呢。
一句話,安慰了女兒,又給了女兒足夠的信心。
李湘對女兒從來都是鼓勵為主,夸她美麗,從沒有任何的貶低打壓。
在許多公開場合,她也極力夸贊女兒,孝順、貼心、有愛心、懂得感恩。
她也時常在微博上,曬女兒的書法作品、畫作,各種證書,言語里都是夸贊。
前段時間,李湘發了一張王詩齡在英國女校獲得的獎學金證書。
據說,只有約10%的學生才能獲得。
在媽媽的引導下,王詩齡早已不在乎外界的評論,而是不斷修煉自己。
面對輿論攻擊時,也有了還擊的勇氣。
前不久,王詩齡在網上發了一張在上海的照片,被問到是不是回國了。
她回了一個“NO”。
結果就被網友挑刺說,都是中國人,不要用英文回。
王詩齡直接懟了過去:
這是我的人生,又不是你的,你憑什么教我做事?我憑什么聽你的。
13歲的王詩齡,再也不是面對惡評就哭鼻子的小女孩。
這些年的成長,她早已有了足夠強大的內核,并且有足夠的自信:
世界是自己的,與他人無關。
足夠自信的孩子,才不會被他人的言語左右,才會有價值感。
知乎上曾有人問,不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樣?
回答讓人很是心酸:
“走路總是低著頭,總覺得自己不夠好,不懂得拒絕別人……”
不自信的孩子,一輩子都活在別人的眼色里。
自信的孩子,則活得更肆意灑脫,有勇氣走向更大更廣闊的世界。
孩子自不自信,父母的引導是關鍵。
給孩子多一點鼓勵,少一點打擊;多一點欣賞的目光,少一點貶低的語氣。
李湘曾對18歲的王詩齡喊話:
“Angela,你永遠是爸爸媽媽最愛的小公主!”
哪怕在夫妻感情經歷風波之后,她也始終貫徹這份諾言。
去年,在曝出離婚消息后,李湘選擇沉默。
她不解釋,不回應,也沒有詆毀、互撕,體體面面。
李湘很拎得清,孩子不是父母感情的夾心人,無需參與其中。
離婚不離對孩子的愛,是她的智慧。
前段時間,還有網友偶遇李湘和王岳倫帶著女兒在長沙逛街。
縱使婚姻出現了裂隙,但是他們對孩子的愛卻沒有裂痕。
這一點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。
尤其在娛樂圈,牽扯到各種利益的爭奪,更是難以體面收場。
像王力宏和李靚蕾的離婚風波,鬧到至今依然沒有一個結果。
父母越彼此仇恨,孩子越難感到幸福。
在《人生第二次》中,就有一個二胎媽媽為了爭奪撫養權,極盡撕扯。
甚至當著兒子的面,與丈夫打了起來,5歲的兒子直接被嚇哭。
心理學家李雪曾說:
“允許父母固執在他們的劇情里,那是他們要修的功課,也請允許孩子不卷入他們的劇情?!?/p>
孩子,從來不是父母失敗婚姻的犧牲品。
離婚斷的是夫妻之間的感情,而不是對孩子的情分。
真正智慧的父母,都會懂得把婚姻問題留給自己,把愛交給孩子。
不逼迫孩子站隊,不把孩子卷入輿論的風波中,也不剝奪另一方對孩子的愛。
在這一點上,李湘顯然做得足夠好。
王詩齡也在父母完整的愛中,安然享受著孩子的角色,自在成長。
李湘養育孩子,確實很舍得投入。
看得見的,是投入的金錢,看不見的,是投入的愛和陪伴。
物質上,我們普通父母永遠追趕不上。
但我很同意作家艾小羊的一句話:不是先致富,才能富養。
在網上刷到一個帖子,叫《我的農民爸爸看了我的碩士畢業論文》。
看完很受觸動。
圖@半末(向下滑動可閱讀全部)
博主因為畢業論文出錯苦惱,爸爸仔細閱讀后給出自己的建議。
而這不過是爸爸教育的一個切面。
從小到大,身為農民的爸爸,給了她受用一生的教育。
是足夠自由的童年,各種嘗試和探險;
是害怕時,爸爸與她一起面對,永遠鼓勵她再試試;
是與她談論愛,支持她戀愛,卻從不參與其中,給她正向的引導。
經濟不富裕的爸爸,給了她受用終身的財富,那就是勇往直前的勇氣。
她說:“我永遠覺得世界美好,生活可期?!?/p>
真正好的教育,不一定要費盡錢財,關鍵在于父母的用心。
我們普通人沒有李湘的財力,但王詩齡的優秀靠的也不僅僅是錢。
掀開財富的外衣,成功的教育都很相似,無非是:
長情且溫暖的陪伴,正向且積極的鼓勵,堅定且持續的守護。
這一點,每個父母都能做到。
發布于:北京
關鍵詞: